2022-09-27 08:20
网络
“36个小时的行程,一路换电很方便,在广东湛江充电只需要15分钟,30多块钱。相比之下,SUV油罐车总油耗接近3000多元。”在蔚来APP上,一位名为“Dmitry”的车主曝光了今年驾驶ES8从北京到三亚的体验账单。
像这位车主一样,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仅购买新能源汽车,而且享受驾驶新能源汽车的乐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能源汽车是这一伟大变革的中坚力量。从不足10万辆到超过1000万辆,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新能源汽车供给不断丰富,企业创新活力竞相生成,使用环境日臻完善,消费者认可度日益提升。随着新能源汽车赛道,中国汽车产业从跟随者变为引领者,不仅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也成为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开始改变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格局。
产品供应越来越丰富。
“电动汽车,中国制造,可以,合资是不必要的”“BBA,电动韦小立,特斯拉,比亚迪”。随便刷刷社交媒体,这样的评论和帖子比比皆是,这在10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时钟拨回到2012年,当年前7个月,中国汽车行业正在经历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持续下滑的“阵痛期”。那一年也是“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的收官之年。当时新能源汽车年销量不到2万辆,相比1931万辆的新车年销量,完全没有存在感。
新能源产品的丰富和竞争力的提升背后,是多方的共鸣。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消费支持政策,涉及购车补贴、购置税减免、车牌和交通优惠等。,推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电池等核心关键技术的不断成熟。整车产品质量、续航里程、安全性能的不断提升,进一步促进了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市场规模来看,今年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7万辆和386万辆,累计推广车辆从2012年底的不足2万辆攀升至1294万辆,连续7年产销量全球第一。
从技术层面看,量产的动力电池电芯能量密度达到270瓦时/千克,比2012年提高了1.3倍。全新设计、积极研发的车型成为主流,部分车型续驶里程超过700公里。
从企业品牌来看,2021年全球十大畅销车型中有6个中国品牌,动力电池出货量前十的企业中有6家中国企业。今年前8个月,自主品牌占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80%以上。
从配套环境看,充电设施累计数量从2012年底的1.8万个增长到今年8月底的432万个。与此同时,建造了1600多座发电站。建成1万多个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基本实现了报废电池的就近回收。
提升供应链的竞争力
8月27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吉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吉氪是全球第一个量产麒麟电池的品牌,吉氪009是麒麟电池的首款机型,吉氪001将成为全球首款搭载麒麟1000km电池的机型。双方签署了为期五年的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以深度合作为基础,提高供需联动水平,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
此次在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麒麟电池,采用其第三代CTP技术,系统集成度达到全球新高,最高体积利用率72%,最高能量密度255Wh/kg,整车续航能力超过1000公里。同时,麒麟电池还采用了全球首创的大表面散热技术,可支持5分钟快速热启动和10分钟快充。在相同化学体系、相同电池组尺寸下,麒麟电池组电池容量比4680系统增加13%,实现了电池寿命、快充、安全、寿命、效率、低温性能的全面提升。
零部件行业强,汽车行业就强。从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来看,每一次汽车技术和产品的重大突破,都是汽车与零部件企业紧密合作的结果。一般来说,整车厂商擅长技术集成,而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往往来自零部件公司,如汽油喷射、增压器、防抱死制动等。
然而,转向电动化和智能化后,汽车供应链面临重组。核心部件不再是过去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而是电池、电机和电控。显然,这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崛起提供了契机。也正是随着以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动力电池企业的迅速崛起,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才有了今天引领世界、蓬勃发展的力量。
“在汽车电气化发展过程中,电池技术创新发挥了重大作用。是电池革命推动了新能源汽车革命。”中国电动汽车100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10年前,日韩电池企业主导市场,现在中国已经进入第一梯队。2021年,中国有6家电池企业进入世界前十,尤其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等世界级电池企业。中国电池企业开始在海外设厂,进入国际供应链体系。
如果说电动化是新能源汽车竞赛的上半场,那么智能化就是这场竞赛的下半场。“屏幕尺寸要大,摄像头数量要多,雷达要够先进,OTA要够频繁。”这是目前很多消费者购车的需求,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水平之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认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智能技术能力、产业规模、创新活跃度等方面都处于世界前列。
“中国想要造车的新生力量或者企业能够推出水平很高的汽车产品,说明中国的汽车工业和供应链有非常强的能力,这是中国整体工业实力的体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徐海东表示,没有完整的供应链企业,不可能制造出高水平的新能源汽车。
品牌更加自信。
9月15日,广汽集团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AION举行“品牌之夜暨中国首届超跑”发布会。会上,爱安发布了全新品牌logo——“爱神箭”。作为广汽集团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核心载体,此次鄂安发布全新LOGO,意味着品牌将以全新姿态开启全面高端新时代。
自主高端品牌是所有中国汽车人的梦想。燃油车时代,自主品牌想要高端化并不容易。除了吉利的柯灵有所突破,大部分自主品牌在15万元以内的市场只能互相抢蛋糕。面对产业变革浪潮,近年来,以造车新势力为代表的中国品牌迅速抓住电动化、智能化的新机遇,向高端发起集体攻势。很多电动高端品牌的均价都超过了30万元,达到了燃油车时代自主品牌达不到的高度。
一个品牌向上的自信,离不开产品技术实力的支撑。北汽集团品牌管理部负责人杜荣告诉记者,目前,BAIC新能源拥有高度自主研发的三电技术、高性能电机、动力电池、碳化硅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电动汽车“三电”平台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还获得了“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同时,BAIC还建成了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测试中心。以新极速福克斯品牌旗下的Alpha S为例。其最大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电池组能量密度处于行业领先地位。NEDC动力总成效率达到87.5%,不仅开发了纯电动全地形模式,还实现了量产车26%的能量回收率,位居行业领先。
品牌的背后,是产业创新活力的生成。“在电动化过程中,我们既妥善处理了传统汽车和新生力量的关系,又妥善处理了自主和开放创新的关系,调动了新旧力量和中外力量的积极性。”张永伟表示,目前国外车企的电动产品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全球各大零部件公司也都实现了电动产能在中国的匹配。特别是特斯拉的引入和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崛起,不仅激发了产业创新和竞争活力,也大大提升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
如果说燃油车的中国价值观是大众和丰田教育出来的,电动车的中国价值观是特斯拉和韦小立树立起来的。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形成了三股势力:一股势力是以特斯拉、韦小立为代表的新造头势力;另一股力量来自比亚迪、五菱洪光以及国内传统车企孵化出来的新品牌,如东风蓝兔、广汽爱安、吉利吉克瑞、长安奥威塔、北汽姬胡、SAIC智吉等另一股力量来自大众、奔驰、宝马等传统外资品牌。虽然来自不同的背景,但他们充满能量,不仅加速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全面市场化的扩张期,也推动了汽车大国成为汽车强国,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改变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格局。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